这是同事小江西讲的。清朝的事情,但是真实性还是有一定保证的,因为这故事记载在他们家谱上。
在清朝末年,小江西家祖上一支,一夫一妻,一儿一女。父亲儿子都是读书人,虽然连秀才都没考上,但是自命圣人门下。
儿子已经娶亲,女儿呢,已经定亲,而且是娃娃亲。男方也是一家穷读书人。男方家长和女方家长是经常在一起共同研究圣人之言的朋友。
男方的儿子,是个独子,也是读了一肚子八股文章,除了八股,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抽大烟。
待嫁的这个女孩却不认识字,因为他父亲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,不但她,连她母亲也不识字。因为不识字,所以就不懂圣贤的道理。这母女听说男方家里,也是不事生产,一天就知道读八股,再加上抽大烟,这过门不是等着受罪吗。母女二人,就有了悔婚的心思。
母亲试探着和父亲一说,他老人家勃然大怒。很闹了一场。结果没半年,就成了亲。成亲以后,母亲听说女儿日子过得很惨。公婆规矩大,丈夫没事就挑错。女儿天天是如履薄冰。再加上那家人不生产,只是成日读死书,有点闲钱还买了大烟。不到一年,女儿就皮包骨了。男方还说媳妇不能生子,是可以休妻的。唠唠叨叨,女儿精神上物质上都这么欠缺,一年出头,就去世了。
母亲很伤心,她的父兄可是觉得没什么。在他们的观念里,女孩出嫁,和自己家就没有关系了。俩人只是礼貌性的去灵堂拜祭一下。女孩的母亲,那是不能去的,妇人嘛,这点事情,何必抛头露面。
女儿去世的第三天,母亲正躺在床上。忽然好像听到女儿的声音,急忙坐起来,四周空空荡荡,连个鬼影都没有。她可是做了一件错事:把她丈夫推醒了,说是不是女儿回来了。老学究很不高兴:怪力乱神子所不语。刚说完,看见窗外朦朦胧胧有个人影向他们下拜,身形正像女儿。老学究觉得浑身发冷,跟着就勃然大怒:不孝之女。出嫁不安于室;死了还敢回来吓唬父母。
第二天天一亮,老学究就把道士找来了,要他驱鬼。他可没说是自己女儿。晚上道士开坛做法,不一会院子里出现一个黑影。道士把画好的符往桌子上一拍,说:“你既然是鬼,就应该去阴间,为什么在阳世作祟。我感念上天好生之德,放你马上去投胎转世。你要是不听劝告,我只把这道符咒一烧,立时叫你魂飞魄散。”黑影回答:我并不是来作祟的,我是这家的女儿,如何如何,到头七我也就走了,只是这几天,还想来看看母亲。
道士听了也就不那么疾言厉色。用劝诫的口气说,你有孝心,但是不应该吓到父母。你既然不是厉鬼,那么就算了。说完就打算下坛了。老学究在旁边气坏了。你给我丢了多少的脸,还回来看。他抢步上前,一把拿起符纸在蜡烛上点燃。黑影惨叫一声,很快就消失了。
老学究这一套动作,道士没来得及阻止,气的脸色发白,浑身直抖。他老伴当时就昏过去了。只有他儿子点头赞叹。道士用手指着他,说不出话来,最后一跺脚走了,可没回道观,从此不知所终。
故事到此为止,小江西的家谱上,使用极其赞赏的口吻叙述这件事的。但是小将西提起来,义愤填膺。
我们大家都是义愤填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