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灵异实录


中国四大鬼节

2024-11-30 作者:心凌1979

我国上古以来就有拜祭天地鬼神的习俗,这些习俗最初是为了向神仙祈福,以及祭奠亡灵的。

全国各地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祭奠方法和节日。后来由于生产技术条件的发展,各民族之间交往开始频密,通商、通婚,互相之间的风俗习惯也就开始交融,后来逐渐形成了我国四大鬼节。

我国的四大鬼节:三月三、四月五、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

以上四个节日都和祭祀有关,而祭祀又大都和神鬼有关,《礼记?祭义》中说的很明白:“众生必死,死必归土,此之谓鬼。”而后《礼记?祭法》中进一步说明:“庶人庶士无庙,死曰鬼。”

这上面两个引文,说明了人死后是有灵魂的,而由于天子和达官贵人死后都有宗庙供奉,食世人拜祭的烟火,则成了神(如华光、康王、关帝等),而庶人即贫民死后无宗庙享祭,若无法投胎,就漂泊无定,成了鬼。

【三月三】

古人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“上巳”,至汉代定为节日,是为了纪念华夏始祖伏羲,到了魏晋时期,定位三月初三。到了那一天,我国各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。道教以农历三月初三为真武大帝的诞辰,举行拜祭仪式。

【四月五】

四月五为我国传统节日——清明,清明又叫寒食节,这是家家户户进行祭祖扫墓的节日。《大清通礼》有云:“岁,寒食及霜降节,拜扫圹茔,届期素服诣墓,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,周胝封树,剪除荆草,故称扫墓。”

【七月十五】

七月十五这天,是我国最为着名的鬼节,类似于西方的万圣节。

七月十五又称“施孤”,意思是施舍饮食给游魂野鬼。传说这一天地府里的阴差都上天庭述职去了,所以地府里的众鬼获得一天自由。

这一天,既是民间的传统鬼节,又是道家的“中元节”,佛家的“盂兰盆节”,可谓“僧道俗三流合一”。

【十月初一】

农历十月初一,有不少地方称作“十月朝”,在这一天也有人进行祭祖的活动,但相对来讲没有清明那么浩大。

我国有不少地方又将这个节日叫做“送寒衣”。因为到了农历十月一,天气渐渐寒冷,人们怕在阴间的祖先亡灵缺衣少穿,就在阳间祭祀的时候除了平常的食物、香烛和纸钱外,还会给先人烧冥衣,令到阴间的先人不至于挨饿受冻。

相关推荐